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我國帶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時期。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石家莊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0世紀最后的二十幾年,石家莊人民書寫了百年發展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全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大膽沖破舊體制的桎梏,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提高。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包干”,到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企業承包經營,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由高度計劃經濟體制,到初步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單一所有制和單一分配形式,到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由橫向經濟聯合,到國內外友好城市的建立和文化、技術交流……石家莊的改革開放步步深入。
在改革開放的強力推動下,石家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跨越。城市綜合經濟實力連跨臺階:1992年躋身全國50強,居第25位;1997年進入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最強方陣,居第15位,提前四年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第二步戰略目標;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城市功能顯著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二環路、地表水廠、民心河等一批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區建成區面積由1978年的不足60平方公里發展到近120平方公里。寬闊筆直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建筑,無不讓人感受到現代都市的繁華;方便快捷的通信,四通八達的交通,琳瑯滿目的商品,更讓人體驗到人居環境的變化。石家莊市已初步成為經濟繁榮、科技發達、功能齊全、服務良好、環境優美、生活方便,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型城市 。為21世紀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