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一帶的歸屬及民族融合
石家莊一帶的歸屬:三國時期,石家莊一帶屬魏國管轄。公元280年,西晉統一中國。由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310年羯族石勒率羯、匈奴兵攻占常山,石家莊一帶由羯族人建立的后趙控制。317年西晉滅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和氐族建立的前秦,相繼控制這一地區。淝水之戰后,前秦瓦解,北方陷入了分裂割據狀態。鮮卑族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和鮮卑族拓跋建立的北魏,在石家莊一帶進行了爭奪戰爭。397年后燕都城中山(今定州市)被北魏兵占領。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北朝時期,石家莊一帶先后屬北魏、北齊、北周管轄。
少數民族的遷入:后趙時期,少量的羯、匈奴族官吏、貴族、軍士、商人遷入石家莊一帶。前燕和前秦時期又遷入了一些鮮卑族和羯族人。后燕建都中山,石家莊一帶屬于京畿之地,鮮卑族大量遷入。北魏時,鮮卑族的拓跋部和其他少數民族也大量遷入。當時石家莊一帶,少數民族的人口約占20%以上。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使土地和農民重新結合起來,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各民族的融合。
蜀將趙云
東漢末年,軍閥集團雄據一方,互相混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里,出現了一些風云人物,趙云就是其中的一員。
與劉備結交:趙云,常山真定(今正定)人。青年時代,正是東漢統治者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時代。趙云目睹了土地荒蕪、餓殍遍野的慘景,立志蕩平禍亂,干出一番大事業。
公元191年,趙云率眾投靠軍閥公孫瓚。恰遇劉備正在公孫瓚處任職,二人相交,結為好友。趙云發現公孫瓚胸無大志,蹂躪百姓,便托故回鄉。199年,劉備投靠袁紹。一次在鄴城(河北臨漳)趙云與劉備相遇,劉備密遣趙云為他組織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成為劉備最早的一支武裝力量。
被封“順平侯”:208年,劉備在湖北當陽的長坂坡被曹操戰敗。趙云出生入死,一身是膽,三次沖入曹軍,保護劉備的夫人和幼子阿斗,突出重圍。為此,趙云受到提升嘉獎。
趙云辦事能從大局出發,不謀私利。在一次南征的戰斗中,趙云生擒魏將夏侯蘭。夏侯蘭是趙云的同鄉,又自幼要好。趙云本想把夏侯蘭留在身邊,但考慮到他精通法律,適于執掌軍法,便推薦給劉備委以重任,使夏侯蘭的才能得到發揮。
214年,劉備進軍四川。諸葛亮、趙云、張飛率軍西進攻占了許多地方。后來又圍攻成都,迫使益州牧(四川割據政權的首領)劉璋投降。當時劉備想把成都的房屋、田園、桑地分賜給諸將。趙云向劉備建議:“今日天下未定,我等理應勵精圖治,以謀大業,斷不可謀求一時安樂。我等理應歸還百姓,使其安居樂業,方可國泰民安,力拒強敵。”劉備聽后,欣然采納。
219年,東吳攻占荊州,大將關羽戰敗被斬章鄉(今湖北當陽東北)。劉備大怒,要發兵與東吳決戰,替關羽報仇。趙云從大局著想,向劉備建議:當前的主要敵人是曹魏,而不是東吳。如今曹丕稱帝,我們應出兵伐魏。若與東吳交戰,兩面樹敵,其后果不堪設想。劉備不聽趙云的勸告,于222年發兵進攻東吳,遭到慘敗。不久,劉備病死在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北)。
229年,趙云病死,終年70歲。葬于成都錦屏山東邊。因一生忠順平和,被追封為“順平侯”。趙云一生身經百戰,屢建成奇功,號稱常勝將軍。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并稱為蜀國“五虎上將”。
北朝文化
北齊史學家——魏收:魏收,下曲陽(今晉州市)人。出身于官僚世家。20歲時,隨父到京城洛陽,被授司徒記室參軍。25歲時,升任散騎侍郎,編修國史,不久兼中書侍郎。魏收和溫子升、邢邵齊名,被譽為北朝三才。
魏收45歲時開始編寫《魏書》,用了4年時間,寫出一部有本紀12卷,列傳98卷,志20卷,共130卷的北魏148年的紀傳體正史。
《魏書》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食貨志》詳細記載了北魏社會經濟情況。其中北魏均田制的原始材料,為研究我國均田租賦制度的演變提供了主要依據。《釋老志》為前史所無,詳細記載了有關佛、道兩教的源流和北朝的宗教活動等,是研究北魏宗教史的重要史料。本紀內容也比較充實。例如,《孝文帝紀》記有北魏遷都洛陽后所實行的各種改革措施。
北周數學家——甄鸞:甄鸞,出身于無極豪門甄氏家族,北周武帝宇文邕時任司錄校尉、漢中郡守等官職。從政之暇,潛心數學研究,著有《五經算術》(2卷)、《五曹算經》(5卷)和《數學記遺》,以上三書均屬《算經十書》的組成部分。《算經十書》是指從西漢至唐千余年間10部數學名著,集中國古代數學精華之大成,是隋唐時期國家法定的學校數學教科書。
甄鸞還精通天文歷法,編有《天和歷》,于北周天和元年(566年)被采用頒行,長達18年,稱得上古代歷法名篇。
甄鸞也是中國數學史上第一位系研究軍事數學的學者。曾受封毋極男、毋極開國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