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幡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縣、正定縣和福建省建甌市。它源于唐宋時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幡由幡桿、傘、旗子、幡面和鈴鐺等組成,十幾個套路,五十多個動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種高難度技巧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娛樂性。
高照又名“中幡”,起源于民國以前,是正定民間花會表演的一個有代表性的重要項目,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長短、粗壯不一,最重的達72公斤。表演前用龍鳳小旗纏繞竹竿,上豎兩把花傘,竿頂插十支雉雞翎作為裝飾。高照主要在傳統節日和喜慶農閑之時表演,演出時一般由幾個漢子輪流上場,表演者用竹竿在身上做出各種動作,主要套路包括托塔、盤肘、二踢腳、雙武花、單武花、旱地拔蔥、孫猴背劍、二郎擔山、老虎大撅尾、跨籃等。表演時有鼓、樂、鑼伴奏,還有彩旗、竹幡助威。其動作靈活多變,扣人心弦。
高照是河北省正定民間花會表演的代表性節目,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在百余年的實踐中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