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編制背景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服務性行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是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促進共同富裕的堅實保障。為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撐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依據《石家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河北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組織編制了《石家莊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
二、《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共包括十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發展環境。重點總結了石家莊市綜合交通運輸在“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成就,并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總體來看,“十三五”期,石家莊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成績顯著,為加快推進省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京津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重要組成部分,綜合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
第二部分,形勢需求。針對目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存在問題,明確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和奮力實現經濟總量過萬億等“七個大躍升”奮斗目標對“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具體要求。“十四五”期,應更好的發揮“開路先鋒”作用,由“基本適應”轉向“適度超前”和“協同優化”,對外支撐高水平開放,對內服務暢通內循環,進一步增強對重大發展戰略的基礎支撐和先行引領作用,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部分,總體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到“十四五”末,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一環兩縱三橫”綜合運輸通道能力更加充分。“軌道上的石家莊”更加便捷,連接京津及相鄰省會城市的“1.5小時交通圈”得到進一步強化;現代化公路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市縣間一級及以上公路連接,縣縣間二級及以上公路連接,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石家莊機場樞紐地位進一步加強,多層次、多方向集疏運體系基本形成;綜合交通樞紐布局進一步優化,各運輸方式銜接更高效;郵政快遞末端設施建設不斷強化,郵政服務行政村直郵率和快遞服務行政村通達率均達到100%;初步形成“市域153060出行交通圈”、“國內51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智慧綠色交通發展持續增強,綠色低碳出行更加廣泛,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交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交通行業治理規范高效。
展望2035年,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基本實現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四至第八部分為規劃主要任務。明確了石家莊綜合交通運輸在“十四五”時期的5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高鐵、高速公路等區域運輸大動脈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完善全市“一環兩縱三橫”綜合運輸通道,建設便捷高效軌道網和廣泛暢通公路網,構建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升省會樞紐城市地位,加快融入以京津為中心的京津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二是優化城市內外交通銜接系統,構建多層次、一體化,多向聯通的都市圈交通網絡,強化對省會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支撐能力,夯實鄉村振興交通基礎,推動交通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三是發展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打造民生為本的高品質客運服務和高效率貨運服務體系,提供優質高效運輸服務。四是加快打造科技先進的智慧交通、集約低碳的綠色交通和安全可靠的平安交通,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和產業化發展。五是持續深化交通運輸重點領域改革,著力建設法治交通、信用交通,全面提升行業治理效能,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九部分,環境影響評價。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規劃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部分,保障措施。提出了加強黨的領導、加強組織實施、強化要素保障、加強人才保障等4項保障措施。
三、《規劃》出臺意義
《規劃》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省會建設發展的重大機遇,聚焦奮力實現經濟總量過萬億等“七個大躍升”目標,服務“一主、四輔、兩帶”城市空間格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增動能、提質效、促融合,暢通國際流通和國內運輸通道,暢通區域聯通、城鄉融合、物流服務網絡,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新征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實踐場景的石家莊樣板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