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發關于全市金融重點工作推進措施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空港工業園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關于推進全市金融重點工作的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工作分工抓好落實。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10月21日
關于推進全市金融重點工作的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中心組學習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實施方案,主動對接國家、省金融政策,對標國內先進水平,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保持信貸投放穩定增長
各金融機構要緊緊圍繞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積極向上級行爭取信貸規模,擴大資金投放,確保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月度督導、季度分析制度,每月督導信貸投放計劃落實情況,每季度召開金融運行形勢分析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每家銀行都要制定信貸計劃,2015年力爭全市新增貸款規模達到914億元,2016年力爭全市新增貸款規模達到1085億元,2017年全市貸款余額力爭達到7800億。[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提高我市存貸比
對各銀行業機構逐一制定存貸比提升目標,2015年全市存貸比力爭達到63.6%以上,比2014年提高6.4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存貸比力爭達到70%;2017年力爭我市存貸比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支持各銀行業機構在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發展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及投資銀行等表外業務,積極發展信貸資產、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業務,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滿足社會多元化融資需求。[河北銀監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給予寬松的政策,最大限度釋放農村信用社信貸投放空間。3年內,全市農村信用社存貸比達到65%以上。[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負責]
三、加快推進企業掛牌上市
著力推進企業到境內主板、創業板上市,力爭每個縣(市)、區每年都有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推進與“新三板”戰略合作,為我市企業掛牌開辟快捷通道,實行集中簽約、集中申報、集中審核、集中掛牌。2015、2016年,力爭每年我市在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31家。[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積極利用和發揮石家莊股權交易所功能,推進我市中小微企業以石家莊股權交易所為基礎登陸資本市場。2015、2016年,力爭我市在石家莊股權交易所新增掛牌企業22家、34家。[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四、努力擴大債券和票據融資規模
圍繞“四個專項債券”、項目收益債券、小微企業增信扶持債券、“借新還舊”債券等,指導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發債項目謀劃工作,盡快建立發債項目庫。2015年發債規模力爭達到20億元。2016年達到15億元。[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發展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組織推動大中型企業申請發行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鼓勵中小企業申請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2015年發行規模力爭達到217億元;2016年要突破353億元。[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大力推進上市公司再融資,對發行公司債作出安排,重點抓好非上市股份制公司債券發行。2015年力爭公司債發行規模達到61億元以上,2016年發行規模達到65億元。[市金融辦負責,河北證監局配合]
積極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指導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管委會通過注入資本和優質資產,壯大投融資平臺實力,提高融資能力。做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接續安排,有序落實地方債務轉換債券工作。[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
五、發揮保險保障作用
加強與保險公司總部的對接合作,將引進保險資金計劃目標落實分解到有關保險機構,吸引保險資金支持我市實體經濟發展。抓緊建立保險資金擬投資項目庫,謀劃篩選一批重大項目,為保險資金入石投資提供項目對接服務。2015年全市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爭取達到532億元,到2016年力爭達到814億元。[河北保監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積極發展信用保險業務,開展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業務創新,支持產能過剩企業走出去。推行“銀行+科技企業+政府+保險”融資模式。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的科技融資風險保障資金池,促進科技企業擴大融資規模,降低金融機構風險。[市金融辦、河北保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六、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
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私募基金。引導各縣(市)、區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民間資本共同設立創業投資基金,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積極組織推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重點項目與境內外股權投資基金進行對接。[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及各管委會負責]
七、幫助小微企業融資
督促各銀行業機構全部建立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單列小微企業貸款計劃,確保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持續增長,2015年底,原則上各銀行業機構均要實現“三個不低于”工作目標。大力推動我市小額票據貼現中心發展,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村鎮銀行要立足于小微企業和“三農”市場定位,增強分支機構覆蓋面和服務能力。[河北銀監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依托石家莊股權交易所開展企業股權質押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積極發展小微企業履約保證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服務,幫助小微企業獲得外部融資。[市金融辦、河北保監局、市財政局負責]
八、防止銀行對企業抽貸壓貸
建立金融協調服務機制,對在多家銀行舉債的企業,建立最大債權行牽頭的共進退機制,做到信息充分溝通,步調協調一致,統一政策取向,防止個別機構的不合理抽貸、停貸、壓貸、斷貸引起企業資金鏈斷裂。[市金融辦、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九、下大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大力整治銀行業不規范收費。加強對執行利率和收費情況的監督檢查,集中治理銀行業不規范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同業、理財、信托等業務,對違規收費的一經查實要嚴處重罰。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減費讓利活動,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把企業的融資成本真正降下來。[河北銀監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負責]
力爭2015年底前,根據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選擇績優銀行合作,放大信貸投放比例。[市財政局、市金融辦、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負責]
2015年底前,建立全市企業應急轉貸資金池,幫助本地骨干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解決續貸臨時周轉困難。[市工信局,市金融辦、市財政局負責]
十、支持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推行綠色信貸。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推動化解過剩產能、治理大氣污染,支持技術研發、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牽頭,河北銀監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配合]
落實金融支持科技企業的具體措施,建立完善貸款補償、風險分擔、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相關機制,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科技支行,在科技金融服務上取得新突破。[市金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十一、深化政銀企對接
建立常態化、制度化銀企對接機制。原則上,市級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銀企對接活動,各縣(市)、區每月至少舉辦一次銀企對接活動,推動金融機構與產業項目對接。同時,要不定期開展行業銀企對接會。[市金融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農業局、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河北保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建立重大產業信息發布機制。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建立網絡對接平臺,及時發布產業和企業融資需求信息,幫助銀行和企業實現全天候對接,適時向金融機構通報全市產業規劃、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具體舉措和省市重大項目安排,促進產業信息與金融政策的銜接,吸引信貸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我市產業發展。[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局、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配合]
十二、發揮財政資金乘數效應
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通過設立引導基金、貸款風險補償資金、財政貼息等方式,建立完善運作機制。要充分發揮市級財政整合資金的導向作用和放大功能,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再謀劃一批項目,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民間資金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加快推進市政府確定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和運作進度,積極推進集中管理運作,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子基金,支持我市重點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加強項目儲備,積極向省對口廳局匯報溝通,爭取今年全省尚未下達的4項貼息資金,2016年爭取各類貼息資金規模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用縣(市)、區項目儲備庫,2015年底前力爭簽約示范項目3項以上、簽約資金100億元以上。[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管委會負責]
十三、深化地方金融改革
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組建石家莊農村商業銀行,力爭2015年底掛牌。鼓勵有實力、有意愿的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民營銀行。推進村鎮銀行規范發展,2015年爭取新設1家村鎮銀行。2017年全市村鎮銀行縣域覆蓋率達到80%以上。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重點發展扶貧、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市金融辦,市聯社,河北銀監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十四、積極引進金融機構
緊緊圍繞“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三極”重大戰略目標,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積極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入駐我市,鼓勵國內外、省內外知名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到我市設立法人機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強我市產業項目與全國基金、信托、融資租賃等機構的對接,引進域外資金支持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積極配合省金融辦,爭取盡快引進中國進出口銀行落戶我市。[市金融辦、河北銀監局負責]
十五、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貫徹落實《河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條例(草案)》等制度,整合政府部門和金融系統信息資源,加快建設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共享、公示平臺,2015年完成平臺起步工程。發展信用經濟,參照上海市、廊坊市的等地做法組建市級信用評估機構,實施農村、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農戶、中小微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估,降低金融機構、農戶、中小微借貸成本,簡化借貸手續。研究出臺市政府部門率先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的實施意見。對信用記錄良好的,在市場監管、政府采購、行政許可等方面給予政策性鼓勵,建立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和擴大聯合懲戒措施實施范圍,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市發改委、市金融辦、市財政局、市工商局負責]
十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各監管部門要完善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發揮協調聯動作用,加強信息共享,做好前瞻性風險評估和風險處置預案,做好風險提示和預警工作,防止形成系統性風險。對銀行業評價要區分實體經濟業務和非實體經濟業務,調整完善行政審批、市場準入、銀行評級、高管評價、資本計量、壞賬核銷等風險底線政策。[人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河北證監局、河北保監局負責]
完善非法集資風險防范和處置機制,注重事先預防,建立聯動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當前個別風險問題,進一步落實責任,完善處置方案,加快處置進度,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十七、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
大力引進一批金融高端人才和金融管理團隊,積極鼓勵各類金融人才到我市就業創業,促進金融業繁榮發展。加強對各級黨政干部的金融知識培訓,提高研究和指導金融工作的能力,樹立現代金融意識,善于運用現代金融工具破解發展難題。完善相關機制,發揮好我市與金融機構雙向掛職干部的作用,提升各地金融領導管理水平。[市金融辦、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十八、加強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各縣(市)、區政府要高度重視金融工作,把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強化金融工作機構,充實地方監管力量,完善協調機制,抓好工作落實。市政府已將重點工作具體目標分解到各金融機構、各縣(市)、區及市有關部門(見附件),各責任單位要對照目標要求,把承擔的目標任務逐項逐條細化分解,制定推進舉措,每項工作都要明確牽頭領導、工作標準、完成時限,做到盯緊目標、精準發力、務求實效。各縣(市)、區和各金融機構要破除“各自為戰”的思想,做到條塊結合、協調聯動,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市金融辦要會同有關單位加強對上述重點任務落實進展的督導考核,重要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市金融辦,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附件:
1.新增信貸規模指導性目標(分機構)
2.新增信貸規模指導性目標(分縣市)
3.存貸比提升指導性目標(分機構)
4.存貸比提升指導性目標(分縣市)
5.企業掛牌上市指導性目標
6.企業債券發行指導性目標
7.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指導性目標(分機構)
8.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指導性目標(分縣市)
9.公司債券發行指導性目標
10.保險資金運用指導性目標(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