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工業企業正常生產。落實屬地責任,在發生疫情情況下,對工業園區、工業企業實行閉環生產,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實現企業不停工不停產。建立重點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將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頭部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按程序優先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保障其在環保達標條件下不停產不限產。在要素供應緊張時,按照“有保有壓”原則,協調有關部門保障重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需求。〔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負責〕
二、加大新增規上企業支持力度。對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入統的新建投產企業,按購置設備額給予不超過15%補貼,最高補貼500萬元。對2021年四季度以來新增入統,且保持增長不低于20%的企業,其2022年新增流動資金銀行貸款按照實際貸款利率給予50%的貼息,單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此項政策與市級同類政策不重復享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負責)
三、加強重大工業項目謀劃建設。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等千億級產業集群,謀劃招引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積極申報省重點工業和技改投資項目計劃。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等,滾動實施市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00項以上。建立工業項目包聯機制,爭取更多重點工業項目列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全面加強項目服務、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發揮財政資金激勵作用,積極引導企業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增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投促局、市生態環境局負責)
四、組織系列產需對接。組織相關企業參加全省產需對接活動。緊扣我市主導產業搞好摸底調查,分批次定期公布《石家莊市名優特新產品目錄》,倡議市屬國有企業投資項目,依法依規使用名優特新產品。組織好全市消費品工業重點領域企業產需對接,開展名優特新產品進校園、進超市活動,支持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局、市教育局負責)
五、強化金融服務支持。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簽約合作金融機構8家以上。鼓勵金融機構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實施降低新發放貸款利率、無抵押信用貸款、貸款快速審批發放等政策,落實無還本續貸有關政策。定期收集企業融資信息,并及時推送給金融機構,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圍繞產業集群頭部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優質企業開展上市輔導培育,實施“蝶變計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
六、全方位強化為企業服務。組織開展“一起益企”、“百場萬家”、工業診所“巡診服務”等系列助企紓困公益服務活動。大力實施政策助企,搞好國家、省、市惠企政策宣講,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資金支持,及時兌現市本級惠企政策。依托“河北工業企業服務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為企業服務。落實規上企業包聯幫扶機制,完善企業問題臺賬,全程跟蹤盯辦,對需要市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困難問題,及時提請市政府推動解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等市直職能部門,各縣(市、區)負責〕
(以上政策措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