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前,石家莊市轄區內僅有人民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1991年,轄區內金融機構存款達2574億元,比1990年末增加2431億元,年均增長21.2%;貸款達1561億元,比1990年末增加1438億元,年均增長18.4%。其中,短期貸款為710億元,中長期貸款為657億元。在開辦區轄電子聯行業務的基礎上,全國電子聯行于1992年3月31日正式試運行,石家莊與全國72個城市并網,直接清算資金,縮短資金在途2至3天,日均減少在途資金2482.5萬元。2000年完成了電子聯行業務到縣、天地對接,大大減少了在途資金占用,暢通了結算渠道,從根本上解決了縣級金融機構通匯難的問題。同城票據清算范圍進一步擴大,完成了對同城票據清算系統的優化,清算時間由過去的45分鐘縮短到15分鐘,加速了資金周轉,經濟效益明顯。
15年間,石家莊金融業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大了科技投入和科技開發工作,銀行業務逐步使用了計算機操作,實現了金融業務處理自動化,辦公設備自動化,縮短了結算時間,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方便了客戶,贏得了信譽。各金融機構還利用計算機開發了會計業務處理、儲蓄業務處理、推出了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銀證通等業務。信用卡和電子轉賬等新型支付工具被廣泛應用,銀行業務結束了手工操作的歷史,實現了金融電子化。逐步形成以電話銀行為基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為核心,ATM機、POS自助銀行等為補充的電子銀行體系,使銀行的電子化建設和服務水平產生了質的飛躍。截至2005年底,石家莊轄區已有銷售點終端(POS)近2039臺,全省自動提款機累積布放量(ATM)2315臺,信用卡累積發卡量已達233.45萬張左右。金融服務水平和金融科技水平顯著提高。
15年間,石家莊市金融業快速發展,形成門類齊全,遍布城鄉,功能互補的體系;央行宏觀調控,銀行保險,證券行業監管的體系。市轄內金融機構網點數量達1560個,其中農村信用社網點516個。
200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為1355億元,比1990年底增加1232億元,年均增長17.3%。2005年,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達39.83億元,承保財產金額2953.5億元。信貸結構進一步調整。新增貸款重點支持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加大支農力度,支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組合。開展信用村(戶)評定工作,并推廣小額農戶信用貸款。金融業務種類增加。除傳統的業務外,增加了消費貸款及住房信貸、信用卡業務、票據貼現與再貼現業務;開辦了中間業務,如代收代付業務、代保管業務、代理保險等,擴大了金融機構的收益來源,并使利潤有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為客戶提供了全面、快捷的服務,資金結算快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