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正在世界范圍內瘋狂地進行資本輸出與殖民掠奪。而在世界的東方,中國大地正在經歷著民族命運的艱難抗爭。這時的石家莊還只是正定府所轄獲鹿縣的一個小村,面積不足0.1平方公里,僅有200戶人家、600余口人。
命運的轉折起源于京漢、正太兩條鐵路的修建。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京漢鐵路通至石家莊村東并建站,這一車站的設置,對石家莊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903年,正太鐵路動工興建。為進一步壓縮開支,主辦者決定將正太路的東端起點由正定向南移至石家莊。光緒三十三年(1907)9月,正太鐵路全線竣工通車。從此,石家莊村東成為京漢、正太兩條鐵路的交匯點,成為晉冀間最重要的物資轉運樞紐。石家莊由此崛起。
在正太鐵路創辦之初,法國巴黎鐵路開車公司于1904年在石家莊村東建起正太總機廠(今石家莊車輛廠),為筑路生產枕木、道釘等物料。繼之,在附近建造了正太路局辦公樓、法國工程師公館和高級職員寓所。同時,大批中國勞工匯集于此。到1911年,石家莊村南(今大橋路一帶)形成了以旅館、客貨棧為主的服務業街區;村東形成沿京漢路分布的工商業區。同時,石家莊煉焦廠、大興紗廠在石家莊創辦,奠定了石家莊工業的雛形。1925年前后,以京漢車站、正太車站、正太總機廠為中心,形成了工業、商業、飲食服務業、運輸業全面發展的城鎮群落。到1925年設立石門市時,石家莊已經發展到橋東的休門、栗村,人口達到3.3萬多人。
20世紀初,是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時的石家莊,雖然城鎮規模不大,但隨著產業工人隊伍的產生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的建立,石家莊迅速成為工人運動的重點地區之一,并成為冀中、冀西一帶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