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印發石家莊市“落實6643任務”和
“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責任分工方案的
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石家莊市“落實6643任務”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責任分工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工作落實。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7月7日
石家莊市“落實6643任務”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責任分工方案
“落實6643任務”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和重大任務,省委、省政府每季度對各市完成情況進行增比進位排名。為明確責任,加快工作推進,確保在全省增比進位排名中取得優異位次,現將有關工作責任分工如下。
一、主要任務
(一)6643任務。壓減煉鋼過剩產能96萬噸、壓減煤炭過剩產能30萬噸、壓減水泥過剩產能80萬噸。
(二)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在設區市和省直管縣(市)排名中名列前茅。
二、重點工作
(一)抓好6643任務落實
1壓減鋼鐵過剩產能。按照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關于下達2016年第一批鋼鐵產能壓減任務的通知》要求,科學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和預案,明確責任主體、企業裝置、壓減時限、部門責任,加強督導協調力度,強化市縣兩級和部門之間分工協作、合力攻堅,落實好各項支持政策和措施。確保年內拆除敬業集團80噸轉爐1座,完成壓減煉鋼產能96萬噸任務。(市發改委牽頭,平山縣政府負責)
2壓減煤炭過剩產能。按照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領導小組工作要求,2016年退出井礦集團瑞豐煤業公司煤礦1處,完成化解過剩產能30萬噸。并積極申請國家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獎補資金,妥善搞好職工安置。(市發改委牽頭,井陘礦區政府負責)
3壓減水泥過剩產能。按照省淘汰辦下達的2016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計劃,實施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攻堅行動,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節點,確保年內拆除高邑縣鳳城水泥有限公司Ф3.5×13米粉磨機組1套(含Ф1.4×0.8米輥壓機閉路系統1套),壓減水泥產能80萬噸。(市工信局牽頭,高邑縣政府負責)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1加快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強市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用好國家、省和市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引導石化、冶金、紡織服裝、輕工食品、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大技改投入,深入開展對標行動,滾動實施重點技改項目220項,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業深度融合,借力“互聯網+”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培育石家莊裝備制造特色產品和企業,加快我市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提升,力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市工信局牽頭,市統計局配合,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園區管委會負責)
2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落實好《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十條政策》等一系列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定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相關產業專項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加快光電產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通用航空等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引導產業發展壯大。重點推進總投資466億元的60個重大項目建設,確保石藥歐意藥業新藥制劑產業化等23個項目開工、四明升光通信陶瓷插芯生產等23個項目竣工。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優勢龍頭企業幫扶力度,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壯大企業規模,力爭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市發改委牽頭,市統計局配合,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園區管委會負責)
3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省會優勢,積極發展新興業態,努力擴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提升生活性服務業質量和檔次。強力推動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現代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健康養老、文化創意、旅游服務、教育等9大重點行業發展,提升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重點抓好總投資719.8億元44個重點商貿項目和總投資306億元的18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力爭天山中央商務區、深國際物流等21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新合作大廈、河北瑞川物流一期等7個項目建成投用。加強對構成服務業增加值的各項指標的監測督導,加快工作推進節奏,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市發改委牽頭,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園區管委會負責。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周轉量由市交通局負責,郵政業務總量由市郵政管理局負責,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和住宿餐飲業營業額由市商務局負責,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股票交易額和保費收入由市金融辦負責,電信業務總量由市工信局負責,財政八項支出由市財政局負責,商品房銷售面積由市住建局負責)
三、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責任,明確具體負責處室、責任人和盯辦人,督促指導各縣(市)、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在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和重大任務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2各牽頭部門要每月調度各縣(市)、區指標完成情況和工作進展情況,特別是對各指標增速未達到全市平均增速和工作進度慢的縣(市)、區要進行重點督導,促其加快趕上;要加強與省直對口廳局的溝通,及時了解考核工作動態和全省排名情況,每季度形成專題報告上報市政府。市統計局要及時跟蹤掌握全省各地市指標完成情況,積極配合相關市直部門做好考核指標的分析和督導調度工作。
3各縣(市)、區政府要強化領導責任,對納入考核范圍的各項指標及省下達的鋼鐵、煤炭、水泥過剩產能壓減任務,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同向發力、抓好落實,確保圓滿完成各項指標和工作任務。
附件:“落實6643任務”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增比進位排名辦法
附件:
“落實6643任務”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增比進位排名辦法
(一)落實6643任務排名辦法。該指標設基礎分和完成分。基礎分按有壓減任務的設區市年度壓減任務量計分(任務量越大,基礎分則越高);完成分按有壓減任務的設區市年度壓減任務完成率計分(完成率越高,完成分則越高)。基礎分與完成分相加為該指標總分,各設區市按總分進行排名,總分相同的按基礎分高低進行排名,沒有年度壓減任務的設區市不參加排名。
(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排名辦法。該指標對全省11個設區市及辛集市、定州市共13個單位進行評價排名,具體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增速4項分指標。綜合排名辦法為,以上4項分指標增速先分別排出全省名次,再將4項排名數值相加平均得出綜合排名數值,按各市綜合排名數值大小排出全省名次(綜合排名數值越小,排名越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