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兩年時間只是短短一瞬,而1947~1949年,對于石家莊來說,所意味的卻不僅是數百個日夜。在這一時期,石家莊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貢獻,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成為石家莊發展史上輝煌的一頁。 如果說,兩條鐵路的交匯為鄉間小村石家莊帶來了城市肇興的契機,那么,1947年11月12日...
1947年11月12日上午8時,在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指揮下,晉察冀野戰軍司令部前線指揮部發出總攻令,國民黨石門守軍最后的堡壘――正太飯店被攻克。石門宣告解放。這是解放戰爭開始后,我軍攻克的第一座關內大城市,創造了“奪取大城市之創例”。新華社發布解放軍三總部發言人的評論:“這是一個重...
1947年11月12日,石門解放當天,中共石門市委開始工作;第6天,石門市人民政府成立。市委機關設在人民公園附近。市政府在正太鐵路局辦公大樓(現車輛廠俱樂部一帶)設立市政府對外辦公處,掛出“晉察冀邊區石門市政府”的大牌子。面對百廢待興的城市,市委、市政府在建立人民政權的同時,對關系民生的...
1947年11月18日,中共石門市委機關報《新石門日報》創刊,這是關內第一份我黨的城市黨委機關報。石家莊解放后,從晉察冀日報社和冀晉日報社抽調的一批新聞干部、管理人員、電務人員、印刷工人,晝夜兼程從阜平新房子和麻棚村成建制地開赴石家莊。11月18日,《新石門日報》創辦出版,為四開四版周七...
1947年12月26日,石門市人民政府發出通告:從1948年1月1日起,石門市改為石家莊市。將全市劃分為8個行政區,即市內4個區、市外4個區,原中共區工委改稱中共區委。將市內主要街道復興路改為新華路,朝陽路改為中山路,其他各街道照原名不變。 石家莊市政府大門
1947年11月12日石家莊解放的當天,國民黨飛機飛臨石家莊上空,進行了持續七天七夜的瘋狂轟炸,妄圖把這個新生的人民城市扼殺。全市三大重點工業――石家莊鐵路工廠、焦化廠、大興紗廠成為敵機轟炸的重點目標,造成慘重損失。此后轟炸時有發生。在1948年8月22日的轟炸中,國民黨飛機在市內居民區...
1948年5月26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機關由陜北到達西柏坡。從這一天至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度過了200多個不平凡的日日夜夜。西柏坡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成為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 1.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原貌 ...
1948年5月26日,《晉察冀日報》根據黨中央的決定發布消息:晉察魯豫邊區《人民日報》與晉察冀邊區《晉察冀日報》合并為新的《人民日報》,為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社址在平山縣城南里莊。6月15日,新的《人民日報》正式創刊,毛澤東親筆題寫了報頭。當時的《人民日報》同時承擔著中央機關報的任務。...
1948年8月7日至19日,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莊人民禮堂(今人民影院)召開。會議通過了《華北人民政府組織法大綱》,組成了新中國政權機構的雛形――華北人民政府。9月20日至24日,華北人民政府第一次委員會在平山縣王子村召開,選舉董必武為政府主席。華北人民政府的成立,為新中國建立民主...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在西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連續殲滅了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154萬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進程。 1.三大戰役期間,毛...
1948年10月,中央決定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11月18日,華北人民政府第三次政務會議一致通過立即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貨幣的決議。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家莊誕生,行址設在今中華北大街11號(俗稱“小灰樓”)。同日,發行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人民幣。《人民日報》發表《...
1948年,華北人民政府組建石津運河工程處,在原石津運河工程的基礎上建成石津總干渠,主要用于農田灌溉。該渠第一階段工程的完成,使石家莊市和獲鹿縣(今鹿泉市)20萬畝旱田得到灌溉。
1948年6月,晉察冀新華書店石家莊分店與晉冀魯豫石家莊分店合并,成立新華書店石家莊分店,后遷至北京成為新華書店總店。同年8月,晉察冀、晉冀魯豫邊區文聯在石家莊市合并成立華北文藝界協會,標志著
設在獲鹿南新城的華北軍政大學,先后為我軍培養轉送各兵種骨干和初中級軍政指揮員1.4萬人,培養各類教員1000余名。設在獲鹿南海山的外事學校,首批學員80多人都成了新中國外事工作的骨干。
1.任弼時(右四)、陳毅(左三)、李先念(左二)、粟裕(右三)等在石家莊 2.任弼時一家在石家莊石家莊西建街1號的“309號院”成為這些重要客人的接待場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