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
> 重大建設項目實施領域信息
我市舉行2021年全市第四季度項目觀摩活動
10月10日,我委牽頭組織了2021年全市第四季度項目觀摩活動。觀摩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張超超、馬宇駿、詹曉陽、李雪榮、張業等領導和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依次觀摩13個縣區的19個今年新開工的產業類項目,并從項目投資規模、形象進度、技術先進性等方面,對觀摩項目進行實名制打分評價。第二個階段,召開講評總結大會,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克良通報了各縣(市、區)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和本次觀摩項目得分情況,同時,有關縣區做了典型發言和表態發言。
針對項目建設,超超書記指出以下幾點:
一是要以常抓不懈的姿態推動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考量,是牽動全局工作的“牛鼻子”,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現實需要,是當好排頭兵和領頭雁的重要支撐。全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縣(市、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在承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省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政策,認真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兩會”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解放思想、擔當實干,凝心聚力、全力沖刺,加快推進項目特別是產業類項目建設,堅決打好翻身仗,確保圓滿或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二是要以緊張快干的勁頭掀起建設高潮。要迎著困難上、奔著問題去,拿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項目審批要快,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即報即批,加快項目在土地組卷、工程規劃許可、環評批復等各方面的審批,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全力加速項目落地。施工建設要快,充分利用當前施工有利時機,強化節點意識,實行掛圖作戰,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日,爭分奪秒、大干快上,盡量把工期往前趕,推動項目建設盡快達產達效,確保形成更多的投資量和實物量。要正確處理發展與環保的關系,嚴格落實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防止“一刀切”,最大限度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三是要以精準務實的舉措確保建設效果。項目儲備要實,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食品、商貿物流、裝備制造等五大產業,有針對性地謀劃、招引、儲備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業項目,增強發展后勁;牢固樹立“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的理念,靈活運用專業招商、小團隊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形式,積極“走出去”、大力“引進來”,努力讓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緊密結合縣(市、區)發展實際和資源稟賦,大力引進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推動特色產業率先發展、集群發展,不斷壯大縣域經濟;把引進產業項目與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結合起來,扎實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富民強縣的路子。解決問題要實,經常深入企業、項目一線聽匯報、看進度,建立完善項目問題臺賬,搞好面對面對接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統計數據要實,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及時準確掌握在庫項目、新開工項目投資情況,確保顆粒歸倉、應統盡統。
四是要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提供堅強保障。要持續用力強化“硬支撐”,堅持資金、土地等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保障圍繞項目轉,確保投資有效益、企業有錢賺、安全有保障;積極引導項目進園區,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高標準推進“新九通一平”,健全科創、投融資、擔保、市政等平臺,不斷提升堅強的配套能力,注重園區文化建設,打造高水平的“智慧園區”和“低成本園區”。要持續用力優化“軟服務”,樹牢服務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店小二”意識,大力營造親商、安商、重商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
五是要以扎實過硬的作風凝聚發展合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重在落實、要在執行。要壓緊壓實責任,市領導要強化調度督導,實打實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市直有關部門要履職盡責,加大幫扶力度,幫助落后地區找出差距、迎頭趕上;各縣(市、區)要落實好屬地責任,黨政“一把手”要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要積極轉變作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進一步自我加壓、提振士氣,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狀態,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要強化督導考核,每月通報各縣(市、區)重點項目建設情況;著力在項目建設一線識別考察干部,樹立鮮明的獎優罰劣導向,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對工作責任落實不力的,嚴肅予以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