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一、總體情況
今年來,平山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政務公開各項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決策部署和公眾關切,不斷完善提升政務公開工作,較好實現了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的預期目標。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截至目前,我縣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新聞媒體、政務新媒體等載體,主動公開政府信息4700余條,未出現一例因公開引發的行政復議和訴訟。一是加強權力運行信息公開。對照法律法規規章,對政務服務事項包含的行政許可、行政獎勵、行政裁決等7類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匯總,在政府網站進行公開。對縣級33個部門實施的1384項行政權力清單和23個鄉鎮實施的118項行政權力清單,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權力清單專欄進行公開。開設了土地征收信息和行政執法信息專欄,及時公開征地啟動、征地補償安置和行政執法事前、事后相關信息。二是加強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今年,縣政府計累承辦人代表建議46件、政協委員提案88件,在網站“建議提案辦理”欄目公開。三是加強政務服務透明度便利度信息公開。推行“不見面”審批,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以及企業登記“一窗通辦”、個體工商戶登記“云窗辦照”冀時辦APP等渠道為辦事群眾提供服務;目前,行政審批局全部216項行政審批事項實現網上可辦率達100%;企業開辦時間在去年1.6個工作日辦結基礎上再提速,確保1個工作日辦結,其中企業設立環節已實現3.3小時辦結。編制完成我縣《鄉鎮審批服務事項指導清單》《鄉鎮基本公共服務事項指導清單》,明確鄉鎮行政綜合服務中心承擔行政服務事項118項。四是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公開。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及30多個子方案。突出宣傳、組織和監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引導和發動作用,通過電視臺、政府網站、“兩微一端”、張貼明白紙等形式,持續宣傳疫情發展形勢,對網絡輿情24小時動態監控,相繼發布32條公告和87條辟謠信息。同時重點報道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抗疫感人事跡,營造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濃厚氛圍。
五是加強重點工作信息公開。在政府網站開設脫貧攻堅和扶貧資金政策專欄,將《2020年脫貧攻堅項目庫》《2020年平山縣縣級扶貧專項資金》《平山縣2020年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使用方案》等信息通過網站專欄公開,截至目前公開脫貧攻堅信息79條。在政府網站公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流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流程、《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配及預算調整方案的說明》《平山縣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余額情況表》《平山縣地方政府債務發行及還本付息情況表》等信息。縣政府常務會將安全生產工作列為常態化議題,今年以來,縣政府常務會共研究安全生產工作7次,召開各級各類動員會、觀摩學習現場會478次。同時,積極開展安全宣傳主題教育,印發“十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等資料3萬余份。印發就業政策明白紙5萬余份,開通“平山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就業政策信息。將《城市文明公約》、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在建房地產開發項目名單、城區道路建設、縣城環境治理等信息在網站美麗縣城欄目進行公示,截至目前,公開信息21條。
(二)加強解讀回應
印發了《平山縣2020年重大政策宣傳解讀工作實施方案》,開設政策解讀專欄,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對重要政策進行宣傳解讀。今年對《平山縣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平山縣征收集體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著物補償標準》《平山縣2020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攻堅方案》三個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解讀,并在政府網站公開。突出面對面政策解讀,在縣電視臺開設“民生熱點面對面—效能問政”專題欄目,并在政府公眾號制作鏈接,邀請鄉鎮和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人民群眾面對面進行交流,通過現場問答的方式對專業性較強相關政策進行解讀,目前已開辦38期。2020年,政府網站“縣長直通車”專欄共回復群眾咨詢訴求131條,回應“12345市民熱線”3萬余條。
(三)強化網站建設管理。
按照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要求,對政府網站進行了全面改版升級,對照市政府網站,對縣政府網站的版面設計、欄目設置、信息遷移等進行了梳理匯總,于今年6月份全面完成網站改版升級。對照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增設政策專欄,將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從“法定主動公開內容”中單列,并及時更新各欄目信息。同時,為23個鄉鎮和政府部門開通賬號,各單位可通過自己的賬號登錄后臺更新信息。
(四)推進政務新媒體有序發展
印發了《平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在維護好政府辦“平山政務”微信公眾號和“平山微政務”微博的同時,協同縣委網信辦,做好全縣政府部門政務新媒體監督檢查工作。截至目前,我縣政務新媒體共發布信息3200余條。
(五)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
在《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中,對依申請公開的受理申請機構、申請流程和申請處理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在收到申請后,能夠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將進行登記,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要求進行答復。截至目前,縣政府未收到依申請公開。
(六)強化監督管理
將政務公開工作明確列入了縣領導分工,由常務副縣長分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政府辦,由政府辦政務公開科具體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及時印發《調整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通知》,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對外公開。建立政務公開聯絡機制,各鄉鎮及有關部門分別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形成了縣、鄉鎮、部門聯動的政務公開網絡。同時,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考核內容,每月向縣委組織部考核辦報送政務公開工作落實運行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制作數量 |
本年新
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規章 |
0 |
0 |
0 |
|
規范性文件 |
3 |
3 |
16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02 |
63 |
29467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356 |
12 |
30131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1721 |
0 |
710 |
|
行政強制 |
95 |
0 |
9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64 |
0 |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
政府集中采購 |
181 |
33900萬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
|
|
|
|
|
0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
|
|
|
|
|
0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
|
|
|
|
|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
|
|
|
|
|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
|
|
|
|
|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
|
|
|
|
|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
|
|
|
|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
|
|
|
|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
|
|
|
|
|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
|
|
|
|
|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
|
|
|
|
|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
|
|
|
|
|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
|
|
|
|
|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
|
|
|
|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
|
|
|
|
|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
|
|
|
|
|
| |
|
2.重復申請 |
|
|
|
|
|
|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
|
|
|
|
|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
|
|
|
|
|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
|
|
|
|
|
| ||
|
(六)其他處理 |
|
|
|
|
|
|
| ||
|
(七)總計 |
|
|
|
|
|
|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
|
|
|
|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
|
|
|
|
0 |
|
|
|
|
0 |
|
|
|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是一些單位對政務公開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把政務公開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存在更新不及時和更新信息少的情況。二是公開內容不夠全面。公開信息多以領導活動類信息為主,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信息公開相對較少,特別是對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深度廣度還不夠。
下一步,我縣將繼續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按照省市要求和我縣重點工作,擴大公開范圍,拓展公開渠道,推動信息公開工作深入發展。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